飞行汽车赛道吸引群雄逐鹿,多元竞争格局目前初现端倪 ![]() 飞行汽车,这个曾经只存在于科幻作品中的交通工具,正逐步走进现实生活。2024 年 12 月,广汽集团发布全新飞行汽车品牌 GOVY 高域,计划 2025 年启动产品适航认证、布局生产线并开启预订;同月,长安汽车与亿航智能达成战略合作,围绕飞行汽车的研发、制造、销售和运营等项目,积极布局应用场景,加速商业化进程。此前,小鹏汽车旗下的小鹏汇天已在飞行汽车领域成果斐然,其分体式飞行汽车 “陆地航母” 成功完成公开飞行,计划于 2026 年量产交付。一时间,众多车企纷纷涌入飞行汽车市场,引发广泛关注。据不完全统计,全球范围内,包括波音、空客等航空业巨头,大众、丰田等汽车企业,以及众多初创公司在内,超过 200 个飞行汽车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研发中,有 160 多家公司投身于飞行汽车的制造。 国内四大阵营各展优势 在国内,飞行汽车赛道的玩家主要分为四大阵营。以亿航智能、峰飞航空为代表的 eVTOL 科技公司,专注于 eVTOL 整机研发,在飞行控制、无人驾驶、适航认证等方面成绩显著,并率先开展试点运营,布局文旅、物流、城市交通等应用场景。亿航智能作为全球首家上市的城市空中交通行业上市公司,在自动驾驶飞行器领域技术领先,其旗舰产品 EH216 - S 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多项重要证书,2024 年交付量大幅增长,成为全球首家盈利的 eVTOL 公司。峰飞航空的 eVTOL 航空器采用复合翼构型与纯电动力,可垂直起降并高效巡航,致力于打造安全、环保、便捷的空中交通方案。 以小鹏汇天、沃飞长空为代表的车企,全力推动 eVTOL 商业化应用。小鹏汇天有多款产品,其中 “旅航者 X2” 多次成功试飞,“陆地航母” 采用独特分体设计,计划 2026 年量产交付,规划产能可观。沃飞长空作为吉利旗下品牌,其自主研发的 AE200 已完成首飞,计划 2025 年完成载人验证飞行。 传统航空巨头如中国商飞、中航工业,凭借深厚的航空技术积累、丰富研发经验和强大工业基础,在飞行汽车的航空技术研发、大型项目管理和适航认证等方面优势明显。中国商飞承担国家大型飞机项目,拥有先进研发与适航认证能力;中航工业在飞行器设计、制造等方面表现突出。 以大疆为代表的无人机企业,在无人机技术、飞控系统、电池技术等方面底蕴深厚。大疆作为全球知名无人机制造商,产品市场份额高,技术先进。这类企业在飞行汽车的小型化、智能化、低空飞行控制等方面独具优势,能快速将成熟无人机技术应用于飞行汽车领域。今年 3 月,比亚迪联合大疆发布的智能车载无人机系统 “灵鸢”,运用多项创新技术,展现出无人机企业在相关领域的创新能力。 竞争格局变数与趋势 从目前发展态势看,飞行汽车市场未来竞争格局充满变数,但也呈现出一些趋势。技术研发上,eVTOL 科技公司凭借飞行控制和无人驾驶技术优势,将引领智能化和自动化发展;车企利用新能源汽车技术加速飞行汽车电动化,提升电池续航与动力性能,并移植智能驾驶技术提升飞行安全性;传统航空巨头依靠深厚航空技术底蕴,在飞行器核心技术上创新;无人机企业则聚焦小型化、轻量化技术及低空飞行管理系统优化。 市场布局方面,各阵营依据产品特点切入不同细分市场。eVTOL 科技公司可能率先在城市空中交通、旅游观光领域实现商业化;车企的飞行汽车产品因兼具陆行和飞行功能,更适合个人出行和短途通勤;传统航空巨头或侧重大型、长途飞行汽车研发与市场开拓;无人机企业可能在低空物流、应急救援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商业模式上,飞行汽车商业化运营涉及多个环节,未来不同阵营企业可能通过合作、联盟构建完整产业链生态,如车企与 eVTOL 科技公司合作研发产品,航空巨头与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合作完善基础设施,运营服务企业与保险公司合作建立保险体系等。同时,共享飞行汽车、飞行汽车租赁等新商业模式也可能应运而生。 车企与航空厂商深度融合 在飞行汽车产业发展进程中,车企与航空厂商深度融合成为新趋势。技术互补层面,车企在电动化、智能化和底盘技术方面优势显著,其电池、电机控制、智能驾驶辅助等技术可应用于飞行汽车,提升动力与操控体验,如广汽集团利用汽车轻量化技术提升飞行汽车续航。航空厂商在航空技术领域底蕴深厚,涵盖空气动力学、飞行器设计、发动机技术、飞行控制等,且在适航认证方面经验丰富,能助力飞行汽车通过审查实现商业化。双方融合可加速技术突破与产品成熟。 市场拓展是融合的重要驱动力。随着城市化发展,交通拥堵问题凸显,飞行汽车作为新型交通工具优势明显,市场潜力巨大。车企拥有广泛销售渠道、庞大客户群体和品牌影响力,航空厂商在航空运输、通航领域拥有专业客户资源。双方融合可整合市场资源,共同开拓飞行汽车市场,还可共同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生态完善。 政策支持也为二者融合提供了有利环境。国家及地方层面出台多项政策鼓励飞行汽车技术研发、产品验证及商业化应用场景探索,为车企与航空厂商融合发展创造了良好政策环境与机遇。车企与航空厂商深度融合是飞行汽车产业发展必然趋势,将为产业注入活力,推动飞行汽车从概念走向现实,促进低空经济繁荣,在未来市场竞争中,这种融合模式有望成为企业制胜的关键因素之一。 |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