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长宁区和帆书联合打造的“帆书武夷城市书房”亮相百年武夷路,打造一处点亮城市街角的公共文化空间。试运营半个多月来,书房日均接待读者超300人次,夜间使用率达到37%,显示出数字化阅读服务对现代都市人群的吸引力。 近年来,长宁区将武夷路历史街区改造与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相结合,在保留百年梧桐街区历史肌理的同时,引入具有互联网基因的文化企业参与社群运营。记者从华阳路街道了解到,武夷书房选址经过精心考量,可辐射周边8个社区、3所学校和2个创业园区,构建15分钟步行可达的“全民阅读服务圈”。 ![]() “帆书武夷城市书房”占地200平方米,以24小时自助借书亭、“扫码听书墙”等创新服务为载体,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便捷的阅读空间,还具备“能读、能听、能聚”的多元场景。 帆书副总裁安贞灿介绍,武夷路城市书房展现了科技与人文融合的创新实践。如,24小时自助借书亭采用智能识别系统,内置3000余册精选图书,市民扫码即可免费借阅,夜间也能随时取还。 武夷书房的设立也是长宁区探索文化惠民的新尝试:政府牵头提供场地与相应的政策支持,企业发挥内容生产与社群运营的优势,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民受益”的良性机制。 记者从长宁区华阳路街道获悉,街道已将该城市书房纳入“家+书屋”项目,同时进一步与帆书合作,借助企业在亲子教育等领域的广泛资源,为更多社区家庭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指导。 在“帆书武夷城市书房”现场,可移动的桌椅让书房能随时变身“社区客厅”,彰显“第三空间”的社交属性。帆书创始人樊登介绍,依托书房的开放式布局,未来这里将举办作家签售、文化沙龙、主题展览等丰富的活动,通过打造“阅读+社交+体验”的复合场景,让书房成为串联街区文化的枢纽站,“创造人与书、人与人、人与城市的情感联结。” 安贞灿介绍,伴随武夷路今年迎来百年诞辰,城市书房将围绕百年街区策划一系列文化漫游活动,引入“文化Citywalk”概念,让数字阅读为武夷路沿线的百年建筑增添科技亮色。 |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