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漫山遍野的春笋破土而出。在湖北省竹山县邓坪工业园的竹山县鑫森林业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兴竹竹产品生产车间里,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一台台机器全力运转,在这里,“土特产”春笋摇身一变,成为“北上广”等大城市餐桌上的春日鲜味。 4月9日,笔者在兴竹竹产品生产车间看到,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工人们在各自岗位上熟练地忙碌着,切割、分拣、包装等工序如行云流水般衔接。半自动包装线上,一袋袋标有“楚庸山笋”地理标志的真空包装产品正源源不断下线,即将发往山东威海。 鑫森林业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李小娥介绍,公司投资100多万元购买了这套先进的半自动包装设备,大大提升了整体的生产效率,现在日产量能够达到3万袋左右。 兴竹竹产品加工项目投资600万元左右,设计年生产能力达450万斤,年产值可达4000万元。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采用订单式销售加工模式,能够根据顾客的多样化需求,制作不同样式的竹笋加工产品。 李小娥介绍,目前公司加工生产的主要是笋尖和现切小笋两款产品,与北京、上海、广东客商签有大量的订单。从3月17日开工到现在,公司已经销出了170多万袋产品。 |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