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由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打造的四条自动驾驶小巴接驳线路,在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开通投入运营,将智能交通服务拓展至教育、民生、企业通勤和旅游四大场景,为市民和游客带来更加便捷、高效的出行体验。 东风汽车自动驾驶小巴停靠点 为确保运营效率与服务质量,将根据各线路需求灵活调配车辆。教育、民生线路分别从军山新城管理办公室门口、小军山地铁站发车,各投入8台运营车;企业线路从东风公司地铁站发车,投入6台运营车;旅游线路从小军山地铁站发车,开通当天投入2台运营车,周末增至7台。车辆显示屏和车身标注了行驶路线与停靠站点,方便市民识别与乘坐。 目前,东风汽车已累计在武汉投入80台Sharing- Bus自动驾驶小巴运营。本次4条线路调试过程中,东风汽车的工程师们在1个月内对车辆进行运维整备,严格把控每一个技术细节,定期检查车辆部件,确保车辆处于最佳运行状态。此外,技术人员反复测试四条线路运营中的每一种场景可能性,持续对自动驾驶系统进行点检调参、测试,确认每个环节,保障Sharing-Bus自动驾驶系统的精准和稳定。在车辆运营整备上,工作人员与主管部门精心规划线路,合理设置站点,全面系统培训随车安全员,确保四条线路顺利开通运营,为市民和游客带来全新的出行体验。 东风汽车自动驾驶小巴行驶在道路上 此次开通的四条线路,不仅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多样化的出行选择,也为武汉“双智”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后续,相关部门将依据运营情况和群众需求,通过智能化平台灵活调整线路与车辆数量,探索商业化运营模式,助力武汉打造高效、智能、绿色的城市交通体系。 随着汽车行业进入“智能化”的下半场,东风汽车正不断拓展智能化技术应用场景。目前,东风汽车已实现L2+级智能驾驶产品的自主量产,车路云一体化技术已经在15省、35市运营;与科技公司和互联网公司联手,积极打造智能出行生态圈;东风无人集卡助力厦门远海码头和武汉阳逻港迈入‘智慧港口2.0’时代,将“中国方案”推向全球;牵头发布了行业规模最大的端到端自动驾驶开源数据集,为行业打造高阶智驾提供宝贵数据资源。 在全球智能化竞争格局中,东风汽车将凭借对智能化趋势的敏锐洞察,在智能化应用上不断探索实践,发挥央企责任担当,不断推动智能技术创新,为建设汽车强国贡献更大力量。 |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