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平常心做人,以真常心做事。”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冯达文如此概括自己的“人生哲学”。 用六十年的光阴丈量中国哲学的厚度,从罗定乡村到中山大学的讲坛,从一个满怀憧憬的青年到如今白发苍苍的哲学老教授,冯达文始终追赶着时间,用笃实深邃的中国哲学捕捉着自然与社会的荧荧之火。 扎根在康园 1941年,冯达文出生于广东省罗定县的一个小村庄。童年时期,冯达文的生活条件艰苦,但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他意外地与哲学结缘。在高中的图书馆里,老师推荐给他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冯达文回忆道:“这本书像是一盏明灯,让我第一次看到了哲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之间的关联。” 1960年,他进入中山大学哲学系,这对冯达文来说,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在中大哲学系求学期间,他经常向系主任杨荣国教授等许多恩师请教,为他日后的研究之路照亮了方向。冯达文回忆道:“杨荣国教授常对我们说,‘哲学系与历史系面对的史料大体相同,真正有突破的是方法。材料是死的,方法是活的,要在学术上有所成就,必须找到独属于自己的研究方法。’”这一番话,83岁的冯达文回想起来仍然清晰如昨。 首创中国哲学“新境” 几经周折,1977年, 36岁的冯达文正式开启中国哲学的问学之路。他在研究早期中国哲学时,跳脱出传统的“唯物”“唯心”二分框架,尝试将宇宙论视为一种知识体系。他认为:“阴阳、四时、五行这些传统概念,并非迷信,而是具有深刻知识意义的系统。” 这一研究方向在他的著作《中国哲学的探索与困惑》中得到了全面阐述,后经修订出版为《早期中国哲学略论》。此书重新定义了先秦到汉唐哲学的宇宙论知识框架,奠定了冯达文在学术界的地位。 在宋明儒学的研究中,他更是提出了“五系”的创新性分析框架,将理学、心学与气学做出细致区分。他对泰州学派提出的“情本论”和“事本论”给予高度评价,指出其为近代平民生活诉求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一观点被收录在他的《宋明新儒学略论》中,为国内外儒学研究开辟了新视野。 作为土生土长的岭南人,冯达文对岭南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他指出:“岭南文化的核心在于创生与创新,它以开放的心态应对现实的变迁。”与北方文化的厚重传统相比,岭南文化的独特之处在于面向未来的创新精神。 燃思想之“灯” 自1965年留校任教以来,冯达文始终坚持教学与研究并重。20世纪初,冯达文与武汉大学郭齐勇教授两度合作,共同主编教育部下达的统编教材《新编中国哲学史》(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2007年又被中宣部、教育部遴选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中国哲学史教材编写组”首席专家,再度参与主编新编教材《中国哲学史》(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国家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冯达文所参与编撰的教材影响了各高校哲学系的一代代师生。他对教材的态度鲜明:“教材只是传递公共知识,教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哲学,他常亲自编写详尽的讲义,通过清晰的逻辑勾勒出古代思想流派的演变过程。学生们至今记得他严谨又充满激情的教学风格。冯达文的学生,现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山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吴重庆回忆道:“那些厚厚的讲义就是希望能以一个比较清晰的逻辑,把中国古代思想的不同流派、不同思想家承转起合的一个过程勾勒出来,同时展示那种思辨之美。” 退休后的冯达文并未停止教学活动,而是将哲学教育推广到更广泛的社会人群中。从2020年起,他担任清远江心岛书院的山长,为公众开设公益课程。他希望通过讲学,让更多人了解哲学与传统文化的价值。他说:“学习哲学不仅是为了学术研究,更是为了提升自我,找到心灵的宁静。” 在冯达文看来,哲学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解读历史,更在于回应现实。他希望岭南文化能够在新时代保持其创新精神,同时为中国哲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