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毕节人,对马铃薯的感情是特殊的。 无论是平常日子的一日三餐,还是舒适酒店的珍馐佳肴,抑或是街头巷尾的小吃食摊,马铃薯在毕节人的手中,总会被创造出让人回味的美食。 也正因此,在毕节市七星关区的田垄阡陌间,农民们对于马铃薯悉心种植,寄托着他们对于丰收的希冀以及乡村振兴带来美好生活的渴盼。但这份希望也曾因种植技术知识缺乏、病虫害严重等难题,面临着马铃薯品种退化、产量锐减、产业化难以为继的挑战。 2021年3月,毕节龙凤科技小院建立。马铃薯和七星关区原有的刺梨、跑山鸡产业,在中国农业大学和贵州大学多名硕士研究生的驻扎努力下,迎来了科学种植和养殖的新局面。驻扎科技小院的同学们,走出“象牙塔”、脚踩“泥土地”,通过开展零距离技术传播和社会服务工作,引导七星关区农民群众学习农业科学技术,提升农民种养技能,抹平农业技术与田间地头的距离。 科学种植带来丰收希望 毕节市七星关区撒拉溪镇龙凤村,产业旺、乡村美、农民富的美好乡村画卷,正在丰收中徐徐打开。 龙凤村双水井组村民路世江至今记得,在2021年时,自己精心种植的马铃薯在即将成熟前,薯秧蔫倒在田垄上,产量受到较大影响。 “当时可把我急坏了!不知道好好的马铃薯咋就蔫儿了。”路世江说,后来在驻扎龙凤科技小院的中国农业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简宜伟的帮助下,从马铃薯选种施肥、土壤土质调整、疫病防治等方面入手,不仅改变了薯秧蔫倒的情况,还让他种出的马铃薯产量高、个头大,就连用肥用料、人工管护方面的投入也比之前少了许多。“在科技小院的帮助下,从选什么苗、施什么肥,到怎么喷药、怎么护苗,我都有了科学的办法。去年我种植的马铃薯每亩产量突破了2500公斤。”路世江开心地说。 扎根龙凤科技小院的中国农业大学学生在田间向路世江传授种植技术。受访者供图 在毕节七星关区遇到马铃薯种植问题的,不仅路世江。在简宜伟记忆中,2022年,科技小院选取了5户科技农户组织培训,将种子和肥料发放给村民,一对一指导他们种植马铃薯,丰收时每亩土地增收750公斤左右,产量增加了近一倍,今年将推广到1000亩种植。 “过去村民们主要依赖自己积累下来的经验种马铃薯,缺乏科学化的培育方式,现在一些村民开始主动问我们该怎么种植马铃薯,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份很宝贵的认同感。”简宜伟说,农民在种植马铃薯之前,最重要的就是对于品种的科学化选择和土地的技术化整理。如今这些科学种植知识,已经通过专家现场讲座、学生实地指导、技术培训等“线上+线下”的形式,传授给龙凤村村民。 商拉近了优质农产品与市场的距离。为此,他们在拼多多平台的帮助下,多次为龙凤村村民们培训电商技能,让他们充分了解互联网市场经济与农产品融合的技巧,让村民们种出的马铃薯、刺梨等特色产品,走出贵州的千山万水,托起他们增收的希望。 龙凤科技小院向村民培训乡村电商知识。受访者供图 科学化种植和产业化路径,带来丰收的希望。今年,龙凤科技小院还和龙凤村集体合作社引进良种1000亩,预计创造直接经济产值300万元左右。此外,龙凤科技小院还开展了种养殖技术优化,助力当地产业振兴,例如开展跑山鸡养殖试验,建设两亩白芨中药材试验地,探索拓宽本地产业发展道路,并因地制宜为撒拉溪本地的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培育一批职业农民。 青春与农业的双向奔赴 窗明几净、满目青翠的龙凤村,成为驻村学生们练就兴农本领的舞台。 “日出日落又一天、春夏秋冬年复年,转眼日志已经来到700多篇。剩下的时光,好好把握和珍惜吧。” 与简宜伟一起在龙凤科技小院驻扎的还有同是中国农业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的王永华。从来到科技小院的第一天起,王永华和简宜伟就分别用日志的形式,记录下他们在这里的点滴生活和所思所感。 王永华向龙凤村村民传授喷洒农药技术要领。受访者供图 与简宜伟侧重对马铃薯种植研究不同的是,王永华将更多精力用在当地刺梨产业的发展上。“原来村民们种植刺梨还是传统的野生模式,这也导致刺梨产量低、品质差,实现不了规模经济效益。后来在拼多多的支持下,科技小院不仅引入了刺梨新品种,还采纳了先进的施肥、植保等种植技术,开展了一系列示范试验。现在刺梨的产量不仅提高了,且果实在成熟前就已经被下游加工企业提前预订了。”王永华说,经过实地探索和实验,在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焦小强等专家的指导下,科技小院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刺梨高产高效田间管理技术体系,使得龙凤村刺梨品质提高了46.2%。目前,此项研究成果已在龙凤村刺梨核心基地扩大应用。 不管是马铃薯还是刺梨,对于简易伟和王永华来说,“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一直是他们的座右铭。几乎每一天,简易伟、王永华都会开着那辆简易的科技服务小车,去到田间地头,看看农作物的生长、施肥、播种、管护等情况。“从课堂走向田野是成长,更是我们新一代农业人的责任与担当,我们愿意‘自讨苦吃’。”简宜伟说。 扎根龙凤科技小院的学生们在“泥土地”上喜获丰收。受访者供图 作为简易伟、王永华的指导教师,焦小强表示,学生们走出课堂驻扎到龙凤科技小院,主要围绕刺梨和马铃薯这两种作物展开研究。分析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并进行试验,并以技术传播为切入口,采用“线上+线下”的形式进行技术推广,实现刺梨产业与马铃薯产业的发展,逐步推进龙凤村农业的绿色转型。 “也正是在田间地头的实践中,学生们把‘象牙塔’里的理论知识同‘泥土地’上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反复实验,利用各种形式和途径开展技术的传播,打通农业科学和农民群众之间的壁垒,助力科技成果的转化,让科研论文在土地里开花结果,实现青春与农业的双向奔赴。”焦小强说。 这场双向奔赴,在如今生机盎然的龙凤村依然继续着…… |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