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集体觉醒,唯独少了本田?

2025-11-04 10:33:28 来源:盖世汽车    阅读量:8804   

这个夏天,中国车市所涌现的高强度竞争架势,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大量新车扎堆上市,连带着电动化进程的加快,几乎让整个市场都充斥着十足的火药味。

身在其中,对于习惯性谨慎行事的合资品牌而言,这场残酷的战争着实给他们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为求生存,或为了在缠斗中守住自己的市场份额,要想继续由着自己的性子办事,那断然是不可行的。

年初,由广汽丰田、东风日产牵头的合资转型反击战,在铂智3X和N7热销的状态下,显得势大力沉。那得此信号,要是还有合资再保持着过于冷静的思维方式,似乎就很不合时宜了。

这几个月以来,长安马自达乘胜追击,拿出了EZ-60这款有着很强长安味道的新能源SUV。上汽通用同样选择易边再战,赶在国庆假前,用至境L7向市场展现出自己誓要跟上中国步伐的决心。

细细数来,现存的主流合资品牌已经不多了,但就整个市场现有的格局来说,和大众、丰田、日产等相比,本田几乎缺席所有能和中国品牌互掰手腕的场合。

上半年,本田将P7/S7带到了中国用户的面前,GT轿车也在紧罗密布地推进量产落地。可就市场给予的反馈,我敢说,本田电动车的市场声量就是整个合资阵营中最弱的。甚至相较于起亚EV5和现代EO羿欧,本田电车都落不到些许正向反馈。

本田怎么了?怎么会在经过近5年的电动化转尝试后,依旧未能在中国做出一番成绩?

这个问题很尖锐,身在本田体系内的每一个人更是想不通。奈何,现实就是如此,本田要想逆转困境,加快推陈出新的速度只是首要条件。搞清楚什么样的产品才是真正适合中国用户,或许更显关键。就像,如果单纯以2025年东京移动出行展上的自信去对待中国,万万是要不得的。

01本田的自信,由来已久

在汽车圈,本田一直都是一个很有意思,同时也极为个性的品牌。尽管和一根筋的斯巴鲁、铃木、大发等相比,本田还是圆滑了许多。可如果将本田和丰田、日产放在一起去比,那种独属于本田的味道可是太浓了。

在中国,经过20多年的市场调教,又尝试搞出了凌派、锋范等热销车型后,身上的中国味多多少少让那个固执的本田软了点。在挣钱和坚持自我之间,本田还是有不少时候拿出了适合中国的决断。

到了2025年,我们当然不会否认,在面对中国车市全面电动化的过程中,作为主流车企的本田,还是很清楚自己要做什么的。

起初,2016年,工信部发布《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暂行办法》,设定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对年产量或进口量超过5万辆的传统车企实施考核,2018-2020年积分比例要求分别为8%、10%、12%。 ?

到了?2018年?,随着全行业正式实施双积分政策,明确燃料消耗积分和新能源汽车积分的核算方法,一切以政策为指导的行业发展趋势,推动车企承担推广新能源汽车的责任,自然也要求了身为外资的本田要在这场行业转型中,做出一个好榜样。

2019年10月,本田很识趣地将VE-1和X-NV这款纯电SUV带到了中国市场。彼时,从这两款车没有悬挂本田车标的举动就能看出,相比追求销量为自己赚点积分,可能还是本田的初衷。

往后,尽管全行业落实电动化转型的步伐越来越开,单就本田对于传统燃油车市场潜力的判断,要想让它好好造电车还是有点难的。更何况,当全中国都没有一家合资公司将造电动车当一回事,更不能要求本田当那个带头的了。

那一年,远在欧洲,本田事实上也拿出了以Urban EV Concept概念车的最终量产车——Honda e,并于9月在当地上市,可从本田对于电动化的态度去看,看着够精致的Honda e本质上和国内电动车一样,均为迎合政策的产物。

在经历后几年的市场教育,眼看大众、丰田在电动化上的态度有所改变,尤其是前者,当穆伦到迪斯(Herbert Diess)将“All in纯电”当成企业未来的重心,对于本田来说,要说一点触动都没有,显然是不可能的。

只是,熟知本田的都知道,从懂得改变到战略落实,需要时间来过度。而在中国,寻求合资中国的帮助也好,还是继续以油改电的方式造高性价比电动车,本田总相信,自己的权宜之计足够应付中国消费者了。

在2022年这一年,以e:NP/S之名,本田曾分别借两家合资公司之手,交出了自认为划时代的电车作品。殊不知,在外界苛刻的目光中,油改电的原罪填补不了e:NP/S1的所有优点,再加上一个自信的售价,干涩的结局唯有本田自己吞下。

练习两年后,当e:NP/S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本田所有的不甘心,都汇集到了全新电动化品牌身上。带着社长三部敏宏对于电动化的理解,本田很是希望能在中国做出些成绩。只不过,本田终究还是那个本田。

02再不改变,世界就要变了

2024年,4月16日,本田技研工业投资有限公司以“激发本真”为主题,向外界展现了自己未来将在中国执行的全新电动化战略。同时,本田正式发布专为中国市场推出的全新电动品牌“烨”和全新专属于新一代纯电动车的“H”标。

在中国新能源市场渐渐从无序中走出,本田的这番阳谋似乎和彼时的中国市场很搭。新一轮的产品攻势带着100%的自主电气化架构而来,总让人感觉,本田开始认真了。

当然,现实的残酷摆在面前,本田根本没有后路可守。为求生存,又不愿意交出灵魂,如此从0开始搭建新的战略成了是它唯一能走的路。

这两年,合资公司的处境堪称渡劫。大量二、三线合资接连退出中国,现代、神龙等尚存的合资公司也只能靠着对外出口守着这份尊严时,本田所经历的阵痛一点不比别人来得轻多少。

销量大幅下滑只是表象,本田于华的产品牌阵线集中被中国品牌攻破,才是其汗流浃背的根本。

短短三年,本田将旗下产品悉数换了代,但结果,终端市场上的销量全军覆没是否意味着,本田这一世代的产品焕新是不达预期的呢?

站在外界的角度去看,毋庸置疑。本田不像丰田和大众那样擅长发动车海战,从来就注定了,旗下产品走的不是普罗大众的路线。

因此,再具有普适性的雅阁、CR-V、思域也和同级产品相比,本应有着很强的个人标签,自从换代后,全面向家用、舒适贴近的产品打法不仅将本田的性格全面抹去,更使得其在整个合资阵营中显得很被动。

你看看,这两年来,还有多少人记得飞度、思域、雅阁等车型曾经的辉煌,一直是落子于由“地球梦”所带来的本田式年轻主义,而非沉闷的纯家用取向?

那什么又是蝴蝶效应呢?当本田选择保守风格以求扩大自己的领地,也就预示着,中国车市愈发年轻化的购车思潮,在过去的两年与之擦肩而过。

讲真,如今的中国车市,对于任何一家合资都不是一个好的战场。你看看,在各大品牌的一同操作下,中国用户谁还在讲所谓的品牌主张?只要价格便宜,产品够大,仿佛就首先具有了热销的潜质。但话说回来,这绝不意味着,合资车企可以自暴自弃。

在2025年的今天,骨子里自带性格的本田依旧非常自信。就像其在2025年东京移动出行展上的表现,从全新小跑车Prelude的热销到要官方叫停订单,到N-BOX始终带领着日本K-CAR市场向前发展的势头,本田可没有向任何人低头的理由。

但在中国,随着丰田、日产和通用,都给本田上了一课,执着很可能还真不是一个好的脾气和秉性。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Es916
相关推荐
集运市场价格持续攀升航运上市公司开辟新航线抢先机

近期,集装箱运输市场运价表现活跃,运价持续攀升。不少上市公司纷纷开辟新航线,抢占市场先机,调整战略布局,以更好地满足货物运输需求。 业内人士一致认为,我国出口集装箱运输需求基本盘较为...

2025-11-04 09:17:35
芯驰科技与银河通用签署战略合作,共推具身智能机器人芯片与系统

11月1日,本土车规芯片领军企业芯驰科技和具身大模型与人形机器人领军企业银河通用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下一代具身智能机器人芯片、操控系统及高端工具链展开联合研发,共同推进具身...

2025-11-04 06:34:10
北交所再添百元股!上市首日暴涨近5倍!

11月3日,丹娜生物正式登陆北交所,成为北交所“体外诊断第一股”。 上市首日,丹娜生物表现强势,高开高走,每股股价一度攀升至111.70元,收盘暴涨497.08%至102.1元,为北...

2025-11-04 03:32:15
坦克300成国家极地科考运输车

11月3日,盖世汽车获悉,坦克300柴油版搭乘“雪龙2”号奔赴南极,成为了国家极地科考队运输车。 11月1日,中国第42次南极考察队出征,“雪龙”号和“雪龙2”号极地科考船启航。本次...

2025-11-04 02:51:35
明起停牌!600319,重大资产重组

亚星化学拟收购天一化学控制权,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明日起停牌 11月3日晚间,亚星化学公告称,正在筹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山东天一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一化学)控制...

2025-11-04 00:10:36
租购并举再深化:《住房租赁条例》如何重塑行业生态?

活动现场李莎摄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莎北京报道住房租赁行业正迎来结构性变革。 今年9月,《住房租赁条例》正式施行,作为我国首部住房租赁领域行政法规,其出台标志着住房租赁市场从粗放...

2025-11-03 23:33:36
香港金管局:进一步加强数码渠道支付和结算能力

观点网香港报道:11月3日,香港金管局推出金融科技2030计划,当中包括进一步加强数码渠道支付和结算能力。 香港金管局副总裁李达志表示,未来会增加货币市场基金、债券的数码化应用,打通...

2025-11-03 21:33:43
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副主任李晓:中国散裂中子源与大湾区“相互成

图/受访者提供 日前,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副主任李晓在获评“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表现突出的个人”。他表示:“这些科研成果都是团队协作的产出,我只不过是作为一个代表去领取这份荣誉。”...

2025-11-03 21:1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