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杉股份拟定增募资60亿元扩产,用于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等项目

2022-10-19 16:52:00 来源:网络    阅读量:19576   

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赛道发展如火如荼,各上游原材料供应链企业纷纷抢占锂电池制高点。

近日,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企业杉杉股份发布定增预案,拟募集不超过60亿元,投向云南杉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锂电池正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并补充流动资金。分别拟募集42万元和18万元。

具体来看,本次主要拟投资云南杉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建设地点位于云南省安宁工业园区草铺片区,实施主体为公司子公司云南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

建设研磨车间、改性车间、预石墨化车间、石墨化车间、碳化车间等生产设施,形成集原料加工、低温改性、石墨化、碳化、成品加工全部工艺于一体的负极材料生产线。

据悉,上述项目年产阳极材料20万吨,占地约937.7亩。项目所得税后内部收益率为24.68%,所得税后动态回收期为6.33年。

杉杉的大规模投资是对新能源汽车方兴未艾阶段锂电池正极材料需求同步高速增长的有力回应,旨在提高公司石墨化自供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公告显示,目前杉杉股份成品阳极材料有效产能为18万吨,而石墨化自有产能仅为9.4万吨,两者产能差距较大,导致公司外购加工比例较高。“找代工”的方式不仅会抬高成本,而且质量不稳定,影响公司负极材料的生产和交付。

一方面,锂电池正极材料产能日趋紧张,产品供不应求;另一方面,公司迫切需要降低外包比例,降低生产成本。杉杉股份相关负责人回答,“根据年度订单预期和需求,公司目前的有效产能仍然不足,因此我们有扩大生产的意愿。”从侧面进一步印证了杉杉股份目前面临订单饱和但动力电池产能不足的“甜蜜负担”。

因此,杉杉股份选择融资扩产,加强一体化基地项目建设。杉杉股份坦言,通过本次募投项目的实施,不仅可以进一步提升公司一体化产能规模,提高石墨化自给率,凸显一体化生产的成本经济性,还可以加强公司负极材料供应的稳定性,提升核心竞争力。

此外,由于业务规模的逐步扩大,公司在生产端和RD端对人员、设备和资金的需求也在增加。为保证长期业务发展目标,杉杉股份拟将剩余的18万元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本次补充流动资金将有效满足公司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带来的新增流动资金需求,有助于增强公司资本实力,为公司各项经营活动提供资金支持。

杉杉股份锂电池材料业务主要包括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和电解液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阳极材料业务的主要产品有人造石墨、天然石墨、硅基阳极等。杉杉是目前全球为数不多的能够批量生产硅基负极材料的企业,该材料是未来市场重要的技术制高点和利润增长点。

早在今年6月底,杉杉股份发布投资公告,拟投资50亿元建设年产4万吨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

为了推进负极材料相关项目,公司准备了各种融资渠道,甚至半年两次,总计90亿。

杉杉股份走上持续投资扩产的快车道,与其独特的经营优势密切相关。

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负极材料市场出货量为72万吨,同比增长97.26%。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以来,负极材料投资扩产项目超过30个,涉及400多万吨,可满足超过4000GWh的电池生产需求。

在新能源汽车下游市场机会快速增长的背景下,负极材料作为锂电池材料最成熟的环节,将极大影响其电池效率和循环性能。硅基负极可以进一步提升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动力电池尤其是4680圆柱形电池的需求逐渐为动力电池这种新材料的应用打开了市场空间。

目前,在布局硅基阳极的公司中,杉杉股份作为一家从事RD和阳极生产的企业,是市场空间相对集中的为数不多的量产企业,在硅基阳极布局上处于领先地位。公司第三代有机硅产品效率首次达到90%。2021年硅阳极出货量将达到100吨。

客户端方面,杉杉大容量硅基阳极于2017年量产供货,2018年供应给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测试。

从营收来看,阳极材料涨价带动杉杉股份业绩持续向好。2021年,杉杉股份实现营收206.99亿元,同比增长151.9%,归母净利润33.4亿元,同比增长2320%。其中,锂电池材料和偏光片两大主营业务分别实现营收91.25亿元和99.44亿元。

今年上半年,杉杉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07.72亿元,同比增长8.3%,实现净利润16.61亿元,同比增长118.65%,占总收入的46.83%。其中,负极材料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亿元,同比增长112.66%;实现归属于净利润3.81亿元,同比增长64.59%。

据悉,杉杉股份成立于1992年,以服装生意起家。1996年登陆上交所,成为中国首家上市服装企业。此后从事锂电池材料领域,逐步转型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的一员。2021年,杉杉股份负极材料销量和偏光片市场份额全球领先。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Es916
相关推荐
男子投喂白狐后被引见给同伴行为令人称奇引网友热议:野生还是放

近日,黑龙江哈尔滨一男子在山里遇到一只白狐。喂完香肠,被白狐介绍给同伴。吃完饭,白狐还不忘领着那人下山,负责任地在前面带路。然而,奇怪的是,狐狸并没有直接跑开,而是走着走着停下来,看看...

2022-10-19 16:51:00
众泰汽车明日复产,下线首批车型T300

10月19日,ST众泰发布汽车复产公告,宣布计划于2022年10月20日在永康基地下线首批T300车型,并举行下线仪式。ST众泰指出,自2021年底重组完成后,公司一直致力于汽车复产。...

2022-10-19 16:51:00
美国前8月电动汽车注册量增长56%现代汽车集团排名升至第二

截至今年8月底,现代汽车集团今年在美国的电动汽车注册数量超过福特汽车公司,排名第二。根据易博睿的数据,总体来看,美国前8个月的电动汽车注册量同比增长56%,占美国轻型汽车注册总量的5%...

2022-10-19 16:50:00
俄罗斯顶尖大学将落户在中国的这热带岛屿:相当不一般

上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发表声明称,俄罗斯公立大学MPEI的中国校区将建在海南省文昌县。据悉,这所公立大学创建于1930年,以动力工程研究闻名。该校园将专注于科学和技术研究,主要提供电...

2022-10-19 16:49:00
Fisker加速在美国寻找建厂地址

据外媒报道,在白宫宣布只有在北美生产的电动汽车才有资格获得补贴后,菲斯克开始加快在美国寻找工厂地址,以生产其海洋电动SUV。10月17日,菲斯克公司首席执行官亨里克·菲斯克(Henri...

2022-10-19 16:48:00
持续创新保障新能源汽车安全均胜安全再获欧洲汽车行业大奖

欧洲汽车供应商联合会2022年CLEPA创新奖颁奖典礼日前在布鲁塞尔举行。盛骏电子的子公司盛骏汽车安全系统凭借其烟火式高压断路器(PBD)获得了CLEPA创新奖(清洁和可持续交通类别)...

2022-10-19 16:48:00
市值一度蒸发千亿美元,英伟达低估了芯片困局?

英伟达的联合创始人黄仁勋是一个在逆境中成长的人物。他在寄宿大学的时候,曾经经历过非常艰难的寄宿时光,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他没有屈服,而是学会了忍耐。在周期性的芯片行业,这种能力给了他优...

2022-10-19 16:45:00
预计第三季度扣非净利最高同比增超10倍,比亚迪能一直赢吗?

继9月份亮眼的销售业绩后,第三季度财报有望继续向好,比亚迪拿下“麻”。根据比亚迪公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及2022年1-9月财务报表,比亚迪预计第三季度净利润为55.05亿-59.05...

2022-10-19 16: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