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册子用卡通画教我们怎么在网上挂号,扫一扫还能看大学生的教学视频,手把手教学!孩子们有心了!”南京市热河南路街道晏公庙社区70岁的张定富老人为大学生们点赞。这个暑假,南京工业大学计信学学院“智领银龄 AI在夕阳”——“计小蓝”智慧助老实践团以所学专业知识,助力老年群体智享银龄。 提高银龄反诈意识 AI新型骗术要警惕 “陌生人让扫码领鸡蛋能不能扫?”“上门推销保健品能轻信吗?”在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逍林镇水云浦村,队员高琦通过生活化的互动问答和反诈知识讲解,为家乡的老年人带来了一堂金融反诈课。“转账莫轻信,守住钱袋子,留住养老钱……”队员们自编自唱的“反诈歌”引得老人们的阵阵掌声。 而在淮安市淮安区淮城街道鱼市社区,队员陈禹瑄结合信息专业知识,跟家乡老人讲述了AI换脸诈骗的真实案例,“谁能想到视频对面可能不是孩子本人呢!”老人们纷纷感叹。陈禹瑄向老人们说明了新型AI换脸及声纹模拟诈骗的常见类型,帮助老人进一步认清诈骗“新套路”并安装了国家反诈App,让反诈防护网多一层保障。这样的反诈讲座,团队开展了20余场。 实践调研全方面了解 智慧科普全方位守护 为了更好地帮助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实践团在江苏、安徽、浙江、上海等地开展实地调研,发放并回收有效问卷近800份。“只有真正了解老年群体在数字时代面临的困境和实际需求,才能更好帮助他们融入数字时代。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国家和政府采取了许多有效举措,作为大学生,我们也想尽自己的一份力。”队长张思涵说道。 为此团队不断探索系列课程体系,如何使用智能手机、如何刷地铁卡、如何预约网约车、如何用不用App看电视、如何运用网络课程开展养生保健……丰富多彩的科普课程受到了老年人的好评。“我曾经帮助过一位不会扫码乘车的老年人,让我深切感受到智能时代老年群体的无奈,更觉得我们的实践十分有意义!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队员王熙杰表达了自己参与智慧助老的初心,队员们纷纷表示认同。 “有声图册”伴生活,有爱举措护银龄 队员吴双曾为家中老人手绘过手机“使用说明书”,在她的提议下,团队打算将“使用说明书”精细化并“量产”。“E起学”“E健康”“E出行”“E守护”……团队不断分类细化,同时,为了方便老人参照学习,队员们录制了讲解语音,让智慧生活有爱并“有声”。老人们扫码便可以边听边学。“跟着图册上的步骤,听着孩子们的声音,就像在面前教我们一样!”南京市江浦街道同心社区的王大爷提起手册赞不绝口。小区工作人员也表示:“图册很受欢迎,没领到的老人还专门来社区领取呢!” 青年学子以专业知识服务社会,在社会大课堂中锤炼责任担当。未来,团队将持续优化助老服务内容,拓展智慧助老的深度与广度,用青年学子的专业知识,助力更多老年人智享生活,真正实现“AI在夕阳,智护银龄”。 |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