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想变成现实,机器人在上海演戏了

2025-07-07 02:16:16 来源:东方网    阅读量:8442   

“这是采用麦克纳姆轮,可以灵活走位、平移的机器人”“这是大家最关注的人性机器人”……上周,在国内首部机器人戏剧《巨物之城》演出谢幕时,导演、上海戏剧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研室主任戴炜向现场观众介绍起这群特殊的演员。随之举行的是一场热闹的“见面会”,现场观众迫不及待地走上舞台,和刚刚完成了80分钟演出的机器人们合影留念。

这是发生在中国大戏院长三角城市戏剧节中的最“科幻”一幕,国内领先的机器人走出实验室和展厅,以接地气、亲和的方式来到普通人身边。面对这样的场景,人们不再那么陌生——2025春晚上,张艺谋导演的《秧BOT》让人形机器人略显滑稽地扭起秧歌;上半年,半程马拉松也迎来人形机器人“跌跌撞撞”的身影。“我们在探索一种可能性,试着模拟发生在未来的场景。”《巨物之城》艺术总监、上海戏剧学院艺术科技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沈倩对记者说,“无论对于机器人还是演艺产业来说,都具有破圈的意义。”诚然,机器人仍在亦步亦趋地跟上人类的节奏,但其不断前进的脚步已经令人激动。面对“人机共生”的时代命题,上海迈出了全国舞台实践的第一步。

前沿科研成果的艺术“变身”

《巨物之城》的舞台上,参演机器人的数量是人类演员的4倍,达到8位。除了可以AI表情模仿的卓宜得ULA-V2人形机器人、全球唯一同时满足平衡、高效、智能、安全、经济等综合优势的双足机器人卓宜得X02(饰?T-758)、拥有全向快速移动能力的卓宜得全向轮双臂舞台定制样机(饰?堂吉诃德)外,还有四足机器狗、炫光飞行器等丰富多样的机器人型号。

相比于一般戏剧,机器人戏剧的创排多了一个步骤——实验室编程。去年年初,来自上海戏剧学院、上海理工大学机器智能研究院、上海卓益得机器人公司的主创团队在实验室度过了堪称“痛苦”的一个月。听到机器人戏剧,常有人问戴炜,资金投入是不是特别可观。答案恰恰相反,过程中人力的投入反而是巨大的。“作为国内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创排阶段遇到了此前难以想象的困难。”戴炜告诉记者。“当时,机器人的一个动作就需要半小时的编程时间,设定完还要进行调整,非常熬人,需要我们付出极大的专注力、想象力、意志力。”

要让机器人变成演员,就先得为其提供范本。在排练厅里,熟悉各个机器人技术特点的戴炜反向模仿机器人,与真人演员对戏,帮助他找到表演参照体。而在侧台,每晚都有近10位技术人员在幕后操控机器人,用代码和操作柄共同参与到表演中来。

机器人在舞台接受真正“检验”

在《巨物之城》中,机器人是占据舞台、勾连故事的主要角色。在未来时空的设定中,“堂吉诃德”、“岚”?、“麒麟臂”等共同帮助主角“赛博改造人”阿泰尝试通过找寻记忆,重新建立与母亲的情感联系。无论是机械臂的笨拙拥抱、机器人打麻将、还是电子嗓音的歌谣演绎,都让观众不禁思考剧中提出的终极问题——机器人是否有一天不再是工具、而和人类一样平等共生?

可以看到,《巨物之城》释放出当下戏剧多元性探索的重要信号。“研究戏剧有三个传统角度——空间、文本、演员,机器人戏剧便是我们从演员入手的一个探索。”沈倩表示。《巨物之城》剧本跳脱传统科幻作品中技术与人性对立的窠臼,以技术为载体,重新定义了“家庭”的情感内涵。沈倩认为,好故事对未来机器人戏剧的发展起到格外重要的作用,“只有足够扎实的剧本,才能撑起多形态的演出。”

从实验室到排练厅、最后进入剧场,机器人的每一步都走得不容易。创排初期,机器人的动画表情和硬件绑定,但每次机器人读取硬件时会有一瞬间的黑屏,导致演出中动画表情不连贯,而双足机器人也曾因为手部动作幅度过大而踉跄、跌倒。“在剧场,观众不会记得所有机器人做对的部分,但会记住错的部分。”戴炜说,“在舞台上看上去‘笨笨’的机器人,在展览厅中却是可以引发尖叫的存在。一进剧场,观众的期待值会直接拉高,希望看到它们和人类一样表演。”

每次坐在观众席,戴炜的心总是揪着,就怕下一秒出现问题。他不否认,《巨物之城》仍存在需要克服的困难,但每次解决与实验的过程无比重要,“就像舞台比实验室复杂许多,未来人类在现实生活中和机器人接触情况更是如此。只有走出实验室,才能让机器人接受真正的检验。”

科研、创作、演出于一体,《巨物之城》团队这样定义当下机器人戏剧的定位。几轮演出过后,剧组也发现了意料之外的观众群——具有旺盛好奇心和强烈共情能力的孩子,亲子向也为日后机器人戏剧的发展提供了思路。

“目前的机器人表演处于科技实力展示的阶段,未来某一天,当机器人具备了真人演员同样的美感,它的受众将大大增加。”沈倩说。记者注意到,“关于未来的一种畅想”“机器人演出的未来戏”“从现在看见未来”……社交平台上,“未来”二字高频地出现在观众的留言中。机器人戏剧落在“戏剧”,也可以说落在“生活”。戴炜说:“舞台上,我们让机器人‘老去’,是想隐喻人机平等?—— 技术应成为情感的载体,而非替代品。”?当堂吉诃德说出“我是你最好的朋友”时,金属关节的嗡鸣里藏着科技最温柔的模样。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Es916
相关推荐
世界粮食计划署表示急需筹集资金援助苏丹难民

6月30日,世界粮食计划署警告称,严重的资金危机威胁到其在中非、乍得、埃及、埃塞俄比亚、利比亚、南苏丹和乌干达等7个非洲国家接收逃离苏丹冲突难民的行动。自2023年4月苏丹爆发冲突以来...

2025-07-07 01:22:39
兰州亮“服务无忧”名片“兰”住商机引资千亿

7月6日下午,2025兰州高质量发展暨第三十一届兰洽会兰州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举行。 当天,131个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成功签约,签约总额1093.79亿元,涵盖先进制造、绿色...

2025-07-07 00:13:38
“听说XX要带着整个团队来,我可能快失业了。”罕见大变局来了

券业并购浪潮加速卖方人才“迁徙”、研究生态剧变 “听说XX要带着整个团队来,我可能快失业了。”分析师小刘的焦虑溢于言表。他所在的券商正洽谈引进一个外部研究团队,这让他深感自己所在的团...

2025-07-06 23:43:54
兰州高新区线上“引凤”:全流程为企业保驾护航

6日,在第31届兰洽会开幕当天,兰州高新区召开了线上项目推介会,该局招商服务局局长焦有军介绍了园区重点产业发展和招商服务政策,诚邀企业家来这片科创高地布局未来发展。 据介绍,作为兰州...

2025-07-06 22:51:05
最高出资80%!天津:2027年科创基金规模力争突破2000

近日,天津市就《天津市科技金融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行动方案》为构建同天津科技创新发展相适应的科技金融支撑体系,完善长期资本投早、投...

2025-07-06 21:47:39
E周看点宁德时代携问界建“厂中厂”;特斯拉Model3长续航

本周,新能源汽车市场有哪些大事发生? 宁德时代携手问界,以“厂中厂”模式加速扩产 6月30日,宁德时代在赛力斯超级工厂的两条CTP2.0高端电池包产线正式投产。这是宁德时代在重庆布...

2025-07-06 20:36:37
小智一周要闻特斯拉首次完成无人驾驶新车交付;均普智能人形机器

本周具身智能、辅助驾驶领域大事如下: 特斯拉首次完成无人驾驶新车交付 据外媒报道,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日前宣布,该公司已于6月27日完成了首次无人驾驶新车交付。一辆ModelYS...

2025-07-06 20:32:42
“从工运先锋到革命战士”工运百年暨2025年国防小战士夏令营

7月6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节点,由杨浦区平凉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联合多部门主办的“从工运先锋到革命战士”工运百年暨2025年国防小战士夏令营圆...

2025-07-06 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