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Robotaxi上路,定向邀请、30元一次

2025-06-23 19:31:35 来源:投资界    阅读量:14677   

马斯克念叨了 10 年的自动驾驶,特斯拉的 Robotaxi 终于上路了。

当地时间 6 月 22 日,特斯拉的 Robotaxi 在美国得州首府奥斯汀市正式开启服务。首批 Robotaxi 的投放量大约在 10-20 辆,初期将优先邀请一批投资人和社媒 KOL 参与体验。

由于去年发布的双门「真·无人车」Cybercab 尚未正式量产,首批 Robotaxi 先由现役版量产 Model Y 提供服务。这意味着目前的 Robotaxi 仍然配备了方向盘和加速、制动踏板,并且每辆车还在副驾驶配备了一位安全员,运营范围也有一些地理限制。

马斯克在 X 平台表示,首批乘客每次行程的固定费用为 4.20 美元,但这更像是个「尝鲜价」,长期费用未知。目前在奥斯汀,谷歌旗下的自动驾驶公司 Waymo 和 Uber 合作运营的 Robotaxi 也已经投入市场。根据 TechCrunch 此前报道,在 4.3-9.3 公里的区间里,Waymo 每公里的费用为 3.50 美元。

和目前市面上主流的 Robotaxi 相比,特斯拉的解题思路有两个核心的区别:

*,相比目前 Waymo、萝卜快跑等主流 Robotaxi 方案,特斯拉首次采用「量产车型」+FSD 软件直接进行无人车运营,无须加装复杂的感知硬件以及重新开发新的软件。这让硬件和研发成本都有望显著降低。

第二,特斯拉试图通过首批 Robotaxi 的运营来优先吸引更多「车主」。如果这个模式可以跑通,那么特斯拉无须先自己掏钱买车再投放给市场,而是有望直接从传统国营出租车公司转型成滴滴和 Uber 这样的出行平台。

所以,尽管在形态上还有些「遗憾」,但这并不影响特斯拉 Robotaxi 依然是整个自动驾驶和无人车行业里最受关注的事件。

目前,特斯拉市值为 1.01 万亿美元,市盈率为 177 倍,远超传统车企。近年来,马斯克在不同场合里多次强调特斯拉「已经从汽车公司转为了AI公司」,Robotaxi 推向市场是一次重要的能力和产品展示。著名投资机构摩根士丹利的模型显示,特斯拉未来估值中,有 60-80% 来自对 Robotaxi 和 FSD 业务的期待。

01

有方向盘和安全员的「无人车」

大部分人对特斯拉 Robotaxi 的期待,是去年 10 月马斯克在好莱坞华纳工作室发布的那款「无人车」Cybercab。那款车完全取消了方向和加速制动踏板的设计,采用双门两座的设计,前排设置了一块屏幕作为人机交互的核心方式。

所以,大部分人可能会掉入马斯克的这次话术陷阱,把 Cybercab 和 Robotaxi 进行了潜意识里的强关联。但其实 Cybercab 压根就还没开始量产。而本次在奥斯汀上线的 Robotaxi,由 2025 款特斯拉 Model Y 提供服务。这款车搭载特斯拉 HW4.0的智能驾驶软硬件方案,采取纯视觉感知,全车配置 8 个摄像头以及特斯拉自研芯片,可形成 360°环绕视野。

从当前释出的试乘体验视频中,可以看到每辆 Robotaxi 都在副驾驶位置配备了一位随车安全员。根据美国媒体报道,特斯拉也为 Robotaxi 设立了电子围栏,收到邀请的乘客才可以预约车辆,并且目前只在奥斯汀南部的一小部分区域里提供服务。

为什么前后车型会出现这样的变化?

首先,从技术的角度来看,Cybercab 距离大范围量产还需要迈过一系列难关。

按照马斯克此前在业绩沟通会上透露的时间,它预计在 2026 年年底前才能正式上市。另外按照现行法规,这类没有方向盘和踏板的车,上市前需要经过单独的豁免审批,且每年最多只能制造 2500 台。

其次,从营销角度来看,Cybercab 原本更多承载的就是一种展示功能。

就像小米用原型车和量产版 SU7 Ultra 分别在纽北刷出最速圈一样。小米不需要大众消费者搞懂原型车、量产车这些概念中的细微区别,也不是要把小米的车只卖给愿意去跑赛道的用户,而是通过这件事强调品牌和产品的能力:小米的电车有驾驶感,而且比保时捷还快。

Cybercab 之于特斯拉的意义,就是证明 FSD 软件可以在任何地点自己驾驶。而且,没有方向盘和踏板,其实就代表着「全球都能开」的隐喻。

传统车企习惯用速度打造品牌感,但超跑往往不是最走量的车型。Cybercab 是这个时代特斯拉作为智能汽车品牌的「超跑」——尽管它只有 2.5 万美元,但支撑起了特斯拉六成以上的超高市值。

所以,如果未来某天马斯克告诉大家 Cybercab 并不会大量制造,也请不要意外,因为在马斯克的计划里,它的作用也许压根就不是走量。

02

Robotaxi:一门需要找到新解题思路的生意

这一次,特斯拉只是在奥斯汀的一小部分区域投放了 10-20 辆 Robotaxi。看起来规模不大,但为什么还是可以成为科技圈的头条新闻呢?

一大原因是,这或许可以为现在特别烧钱的 Robotaxi 生意,提供一种新的解题思路。

2024 年,全美市场份额*的 Robotaxi 玩家 Waymo 一共提供了超 400 万次服务,车队规模约 1500 台,营收 5000-7000 万美元,但亏损达到了恐怖的 15 亿美元。

营收和投入根本不成正比,这是目前 Robotaxi 这门生意*的痛点。

营收受制于目前的车队规模和市场需求吗,而投入主要分为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软件主要是自动驾驶功能的研发,而硬件则包括车辆购买以及硬件加装。

和特斯拉不同,现在市面上量产的主流 Robotaxi 方案是通过在量产车上加装感知硬件,实现功能和安全的冗余。而这套冗余硬件,往往都是由激光雷达+大算力智驾芯片构成,光是这些硬件的 BOM 成本就可以达到数万甚至超过十万人民币。

其次,现在的 Robotaxi 公司,其实更像传统公交公司。需要先自己花钱买车,再雇「人」开车,最后才是推向市场。

很显然,这套流程有些过于冗余了。用「传统模式」搞 Robotaxi,要投入的地方实在是太多:既要像 AI 公司一样投研发,又要像硬件公司一样买设备,可能在运营的时候还要低价补贴消费者。

而马斯克理想中的无人车生意,不是靠自己造出租车来完成,而是用车主的车为特斯拉赚钱。

马斯克曾经说过,未来它希望特斯拉的无人出租车车队达到全球 100 万的规模。

按照每辆车 2.5 万美元的成本,这些车只是硬件制造成本就高达 250 亿美元,比特斯拉 2024 年全年净利润的 3 倍还多。显然,如果先大量生产 Cybercab 再进行市场投放,那么即便在全球各个市场的法规审批都可以一路绿灯,这个项目也是一笔巨大投入。

所以,其实这次的 10 辆 Robotaxi 本质也可理解成「试驾车」。这是又一轮的营销活动:去年的 Cybercab 是 demo 演示,这次的 10 辆车要证明特斯拉 FSD 软件的量产落地能力。

马斯克的真正目标,是证明量产版 Model Y 和 Model 3 具备直接成为 Robotaxi 的能力。如果量产版车主愿意加入特斯拉 Robotaxi 车队,那么特斯拉在无人车这门生意里,就可以从自己买车的「传统公交/出租公司」摇身一变,成为「特斯拉牌滴滴/Uber」的出行平台公司。而且它可以收两次钱:卖车的时候收一次,接单的时候再抽一次成。

03

泼个冷水:技术 Ready 还不够

在知名投资机构摩根士丹利的估值体系中,特斯拉未来超过 60% 的价值来自 FSD 和 Robotaxi。

前文已经提到,特斯拉希望通过量产技术直接打通从 L2 到 L4 的整个过程,并且依托于 Robotaxi 和 FSD两种模式,打通除卖车之外的两种新商业模式。

得益于目前 Model Y 和 Model 3 在全球的销量和保有量,理论上任何拥有 HW4.0 硬件以上的特斯拉车主,都可以让自己的车闲时成为「特斯拉牌滴滴车」。这样一来,马斯克一直强调的百万车队规模看起来似乎不是问题。

不过,即便我们假设技术、运营、审批细节都一切顺利,但问题是:

特斯拉车主,真的都会这样做吗?

对于老车主来说,他们是否愿意把私人用车用来提供公共服务?

对于新车主来说,又是否有人愿意特意买一台特斯拉来跑出租赚钱?

以中国市场为例,目前一台搭载 HW4.0 的新款特斯拉 Model Y 售价在 26.35 万元起。按照当前的出行市场规则,这台车可以投入「专车」市场。但 Robotaxi 作为一个新产品,按照网约车市场竞争的经验,大概率需要采用价格补贴等行为争取用户心智。那么这部分成本又将由谁承担?

还有那个最经典的问题:马斯克总是说人们可以在不需要用车的时候,让自己的 Model Y / Model 3 出去揽活,但这个时候,也许大家也没有打车的需求。

所以,从泼盆冷水的角度看,Robotaxi 和自动驾驶依然是一个不能一蹴而就的生意。但是从投资人的角度看,尽管特斯拉的这套纯视觉量产方案还没有完全验证,但由于超高的成本优势,还是值得「赌」一把未来。

这也是为什么特斯拉在今年经历了一系列幺蛾子之后,市盈率依然高达 177 倍,比硅谷七巨头中的任何一家都要高出 3 倍的重要原因。

在 Robotaxi 出成绩之前,特斯拉和马斯克的首要任务,还是「卖车」,卖非 Robotaxi 的车。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Es916
相关推荐
无畏契约多伦多大师赛收官,中国战队WOL获季军,创队史最佳

北京时间6月23日,2025无畏契约多伦多大师赛收官,VCT太平洋赛区三号种子PRX获得冠军。首次出征世界赛的VCTCN赛区三号种子WOL获得多伦多大师赛季军,创造世界赛队史最佳成绩。...

2025-06-23 19:03:29
长江智慧航道武汉示范段无人机跨桥巡查航线全面贯通

近日,随着武汉关、天兴洲、阳逻三地的3架无人机在作业20分钟后陆续降落,以往通过船艇耗时超过3个小时的航道夜航及桥区专项巡查工作实现同步完成。这标志着长江智慧航道武汉示范段无人机跨桥巡...

2025-06-23 18:17:40
收评:沪指涨0.65%能源金属板块全天强势

A股三大指数今日集体上涨,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3381.58点,涨幅0.65%,成交额4427.89亿元;深证成指报10048.39点,涨幅0.43%,成交额6798.40亿元;创业板...

2025-06-23 17:48:17
余伟文:稳定币发行人牌照门槛较高料初期仅批出少量牌照

智通财经APP获悉,香港《稳定币条例》将于8月1日生效。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表示,香港稳定币发行人标准相对严格,入场门槛较高,预计初期不会发出数以十计大量牌照,只有少量机构可获发牌,所...

2025-06-23 16:21:44
交通银行泰州分行:写好科技金融大文章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交通银行泰州分行紧扣泰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在中国人民银行泰州市分行的指导下,以科技金融为切入点,持续创新产品服务、优化金融供给,为泰州“大海...

2025-06-23 15:56:12
把握数字浪潮新机遇

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新技术快速迭代,我国在数字浪潮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新引擎。 数字技术创新再上新台阶,应用成果丰硕。数据...

2025-06-23 15:18:42
点亮沙漠“光明驿站”:退伍军人转业探“电力+公益”服务路径

在河西走廊东北缘的甘肃武威市民勤县,有这样一位脱下绿军装,穿上“红马甲”的退役军人——国网武威供电公司职工杜志虎,他用18年时间完成了一场“能量转换”,将电力工人“点亮万家灯火”的职业...

2025-06-23 14:20:39
一品红子公司获注射用唑来膦酸浓溶液注册证书

冯秀语编|李亦辉 6月23日,一品红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广州市联瑞制药有限公司近日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注射用唑来膦酸浓溶液的《药品注册证书》。该药品主要用于治疗实体肿瘤骨...

2025-06-23 13:5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