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亮眼成绩单 生态质量指数连年居全国第二 生物多样性丰富度保持全国第三 3月29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情况并答记者问。据介绍,广西生态质量指数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二,生物多样性丰富度保持全国第三,各项年度考核的生态环境约束性指标均超额完成国家考核目标。2023年,广西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亮眼的成绩单。 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斐然。目前广西陆续发现植物新种50余种,新增陆生野生脊椎动物136种,珍稀海洋动物频现,监测到布氏鲸53头次、识别中华白海豚约360头。近年来,区内新发现了桂北琴蛙、才劳桂墨头鱼、琼楠等多个新物种,黑脸琵鹭、白脸琵鹭等珍稀鸟类也不时现身。在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发现了高达72.4米的望天树,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岩溶地区发现的最高树。 高标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97.9%,排名全国第5名;地表水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98.2%以上,全国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排名中有9市跻身全国前30名;南宁、柳州、桂林的“无废城市”建设有序进行,全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从2022年的17.1%提高至2023年的26.9%,土壤环境质量持续稳定向好。 强化生态环境要素保障,服务壮大实体经济推动绿色发展。在全国率先完成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调整,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实施。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指导有色、钢铁、水泥等行业的27个项目在环评中开展碳排放影响评价。加快建设柳州气候投融资试点,建成全区首个绿色金融服务平台。 坚持系统治理修复,生态系统整体功能持续提升。首次发布漓江生态环境质量报告,深入实施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试点工程。横州市西津湿地列入国家重要湿地名录,北海金海湾红树林、桂林会仙喀斯特湿地入选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已累计创建19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6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命名广西生态特色文化旅游示范镇49个、示范村399个,“生态+产业+文化+旅游”融合提质增效。 |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