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智药局不完全统计,中国AI制药公司已经达到了91家。 它们包含了AI+CRO、AI+SaaS以及AI+Biotech公司,创始人有的是高校教授、有的是海外名校归国博士、资深药企专家和跨界创业者等。 显而易见,新成立公司的增长速度已经大幅放缓。而英矽智能、晶泰科技开始接连向港交所递表,标志着*批AI制药公司启动投资退出期。 一个新的周期正在开启..... 1、总体概览 此次新增1家AI+药物研发的公司——ENSEM Therapeutics,这是一家由康桥资本参与孵化的AI biotech。 前不久,百济神州宣布引进ENSEM Therapeutics的CDK2抑制剂ETX-197,交易总金额13.3亿美元,该CDK2抑制剂目前处于准备申报IND的阶段。ENSEM Therapeutics目前在上海拥有研发中心。 在地域分布上,AI制药企业主要分布在科研资源丰富或者产业集群的地带,以北京、上海和深圳三地最为突出,均有10家及以上AI制药企业选择落户。苏州和杭州也在大力布局医药产业,吸引多家AI制药企业,以助推当地科技发展和完善产业经济。 根据创始人/团队的不同背景,中国AI公司主要分为6类:高校/研究所成果转化、互联网大厂入局、基金孵化;或海归博士、资深药企专家、互联网人创业。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可以根据创始背景将公司分类,但事实上各公司在团队上的距离正在缩小,例如创始人以技术出身的公司正在大力招揽研发专家,通过联合创始人的方式也可以增加创始团队多元化,补齐短板。 部分公司由于成立时间较短,处于团队扩充、平台搭建和概念验证阶段,因此商业化模式还并不清晰。 新玩家们的融资差异不大,主要集中在天使轮和A轮,由于CRO、SaaS等业务前景有限,而越来越多的公司选择自建管线。 2、新玩家正在变少 从成立时间来看,AI制药公司成立时间主要集中在2017年-2021年。2016年,AlphaGo击败了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深度学习的出现让AI火了一把。 然而真正让AI制药领域迎来创业热潮的是2021年,共有30家公司在这一年成立。 为什么是2021年? 一方面疫情激发了人们对生物医药的投资热情,行业热钱涌动,开始钱找项目而不是项目找钱。而另一方面AlphaFold的出现解决了“困扰生物学50年的难题”,足以引起科学界和投资机构的瞩目。 随着2020年以来海外薛定谔、Relay、Exscientia等AI制药公司陆续上市并且股价走高,让投资人看到了这类新兴企业的退出端被打通,为资本退出打下强心针。 然而2022年起,生物医药陷入了资本寒冬,上市生物科技公司的市值下降了80%,走到后期轮次的公司估值较2021年的辉煌时期下降了 30%-70%。 2022以后,新增的AI+药物研发的公司开始大幅减少,不仅源于市场上资金的缩紧,初创公司难以获得资金支持;更缘于市场上的部分公司开始饱和,投资人要求新公司足够差异化,也减缓了创业热情。 相较于海外机构对AI制药的追捧,中国退出端不确定性增大的情况下,国内众多投资人仍在观望中,目前2023年新成立的AI制药公司仅3家。 成立背景方面,创始人具有高校/研究院背景几乎占据半壁江山,多达35家公司,这还不包括高校教授担任联合创始人或者首席科学家的情况。 身处资本的聚光灯下,身处象牙塔的教授们纷纷走下三尺讲台,踏上了创业的星辰大海。另外由于人工智能产品的特性,AI制药行业也迎来了一批跨界从业者,包括海归博士以及互联网跨界人士。 从融资轮次上来看,经过“一夜爆发”的AI制药公司绝大多数仍然处于早期,国内有23家公司处于种子轮及天使轮,Pre-A轮的公司为18家,22家已经融到了A轮。 融到D轮的分别由两家,晶泰科技和英矽智能,西湖大学许田教授创办的药物牧场已经走到了C轮。 今年6月和11月,英矽智能和晶泰科技分别向港交所递表冲刺IPO,意味着国内的AI制药公司开始逐渐走向二级资本市场,对后续AI制药公司有引领的非凡意义。 3、写在最后 此前这场由AlphaFold 2引起的AI制药浪潮,不断吸引着互联网巨头、创业者和*投资机构加码,一个新的风口已然形成。 新的周期下,考验的是企业的产品力和研发能力,炒作和口号之后仍然需要静下心来研发。 有创业者感叹:“这个行业不是竞争同一块蛋糕,而是一起从零创造市场。” 中国的制药江湖里,更多的是充满合作、融合意味的创业团队,各展所长、互补所短。 我们将持续见证...... |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