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通讯员赵天润、记者刘轶琳11月16日报道:由复旦大学图书馆主办的?“枫林医泽——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院士精神展”在医科新馆开馆6周年之际开展。 展览位于复旦大学枫林校区医科馆一楼,通过展出陈灏珠、沈自尹、汤钊猷、闻玉梅、王正敏、周良辅、杨雄里等7位院士,以及韩启德、桑国卫等15位校友院士的160余件珍贵史料实物,展现他们医学各学科领域的丰硕研究成果,更展现了他们言传身教、发蒙启滞,继先贤而启后学,为国为民的崇高精神。 “作为与新中国同奋斗、共成长的一代医务工作者,祖国哪里需要,我就到哪里去。”这是陈灏珠院士的两份奖状,奖状背后讲述的是这位院士的爱国情怀。1950年,他赴上海郊区为解放军防治血吸虫病,荣立三等功。1951年,他又响应号召参加抗美援朝医疗队,获中国人民志愿军立功奖状。 展品类型丰富,特色鲜明,不仅有标志院士身份的证书奖牌等,如杨雄里院士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证书、汤钊猷院士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奖牌;也有表彰院士在多个领域所做贡献的奖章奖状,如闻玉梅院士的上海市教育功臣奖章、陈灏珠院士的抗美援朝立功奖状等;有展现院士累累研究成果的实物,如王正敏院士捐赠的人工耳蜗植入模型;也有展现院士个人风采的手稿,如周良辅院士的手绘漫画《住院医生与闹钟、气脑造影检查和神经外科开颅手术》、沈自尹院士写给女儿女婿的结婚贺信等。 据悉,本次展览的主旨是通过实物展品,开启对院士精神的认识和体验。正如闻玉梅院士在展览前言中所言,“当选院士不是学术生命的终结,而是更重要的终身使命的开始,生命不止,奉献不停。”“成果会不断被超越,而精神却是永恒的。‘科学道德、科学精神、优良学风、表率作用、培养人才’是院士精神的体现。院士拥有最高学术称号,理应有更高、更远、更忠诚的为国为民的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院士精神展开幕式上还揭晓了医科新馆开馆6周年活跃读者数据。2021年,“复旦学霸打卡图书馆”话题冲上热搜,而本年度“医科馆打卡王”由2022年打卡王白翻杰同学蝉联,这次他入馆次数为1340次,超过去年他自己的记录近80次。 另外一位赵同学全年来馆335?天,比去年第一名多近60天,获得了“风雨无阻爱学习”奖,同时她因有275天学到第二天凌晨,获得了“医科馆猫头鹰”称号。 对赵同学来说,她习惯尽可能把当天的实验数据做整理。所以,往返于张江、枫林做实验和学习后,她会在图书馆熬夜完成数据处理。“凌晨的图书馆总让我有一种有归属感,复旦给了我这样一个环境,也让我可以和很多同学一起熬夜学习,也更有动力。”她笑着说。 |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